首页  学院概况  教育教学  党建工作  学团工作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常用下载 
 
 

课题管理

 
 
系办公室:0416-3349603

 

学校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松坡里189号
邮编:121000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课题管理>>正文
 
     
中文系关于以国学研究课程为突破口,落实“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报告(二)
2012-03-30 13:22 jzszzwx  审核人:

(一)理论依据: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及推施的现实意义

1、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2、激励教育理论。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创设一种积极的教育时空环境和情感体验,在共享知识和思想的同时,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学习的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即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应用“教学做一体化”为平台促使学习者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达到激活课堂,促进师生成长的实践研究,达到激活课堂,促进师生成长的实践研究。

4、发现教学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知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积极倡导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起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学会合作,以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教学做一体化”便是一种科学的、可行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源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是他提出的三大主张之一(其它两个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在借鉴和改造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法必须依据学法。他反对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与学分离的旧教育。主张:“教学要以事为活动中心,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么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即要求学习者以实践为目的,在实践过程中学,从生活中学,从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大力推广、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说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对当前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教育活动与社会的分离令人担忧,教学内容落后、学生实践能力差、适应性不强等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一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是亟需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在这种模式下,基本上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大多数教师还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理论的日益丰富,这一教学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清楚的显示出来。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缺少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更缺少认知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发展。

二是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大多是专科教学计划的压缩版,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在此模式下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学生也许学会了是什么,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三是理论课程过于集中,理论与实践间隔时间长,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在传统教学安排中,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性验证或专业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造成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的借鉴意义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职业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基地,它的使命是为产业与行业企业培养适用人才,以推进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随着产业集群的崛起,包括产业链的拉长与拓展,第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与融合,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促使职业教育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根据产业与行业的需求改革教学模式,更好地为企业与行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同时考虑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已逐步形成共识,那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要提高培养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和品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内涵建设时,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思想、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理论研究层次方面低于本科、应用技能高于本科的教育层次,它面向社会产业,培养学生在掌握专门知识、技术(能)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熟练的运用知识、技术(能)解决问题,使知识、技术(能)转化产品或服务。这种技术应用能力主要依靠实践而不是理论学习获得,所以“做”和“实践”在高职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把传统的教室变成“教、学、做”组合的特殊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要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另一方面,要突出实习、实训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在一起,学生所学习的理论和掌握的技能融为一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目标培养。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但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特别重要。而高职教学有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德育和品德的倾向,这显然与素质教育的原则相违背。所以高职院校要践行陶行知“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思想的精髓,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在知识、品行合一上多些思考,多些研究,结合高职教育的新特点,探寻教书育人的新方法,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做事”与“做人”的统一。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塑造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品德,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索性,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亦即“教学做一体化” 的教学模式,对当今高职教育改革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职教育教学中要“有学生”;二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是“教学生做”;三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教学生做好”;四是高职教育的境界是要“教学生自己想着做”。所谓“有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所谓“教学生做”,就是让学生能够“为己谋生、为群服务”;所谓“教学生做好”,就是要教职业的操守,教育学生“唯有为群服务,才能为己谋生”;所谓“教学生自己想着做”,就是要教会学生手脑并用,在做中思,在做中出新,也就是常说的“创新”。而这些正是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与当下职业教育构建实践体系的契合点。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穷其一生实践探索的教育思想,他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生活教育观,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对旧教育的否定,也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途径做了方法论的指导。这一教育理念对于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具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现今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时代背景下,冲破横亘在高职院校与赖以生存的社会之间的“建筑围墙”,在高职院校中努力实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应用。

三、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确立以国学研究课程为突破口,探索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

从学科性质来说,中文专业的许多学科教学体系偏于理论内容的输导,动手操作领域和技术应用能力相对单一薄弱。许多学科专业性、亦即非实验性较强,职业技能又不是短期培训就能见效的。而国学研究课程,则兼容了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创作学、中国文化概论、文学鉴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唯物史观、儒家、道家等诸多教学体系内容和丰富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学科兼容性,亦即综合性。这就决定了它既有广泛的社会性,又有独特的专业性,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同时更具解读性。因此,我们以此作为突破口,深入研究探索,努力做到“传承文化”与“建设文化”、“成长”与“成才”、“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和谐统一,让“教学做”在课内外有机统一,真正建立一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改革内容:

转变观念是本质要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关键。

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高等职业教育呈现迅猛发展势头,1998年起步,到现在的十几年,从规模到办学质量,已是我校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教育教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富有实效的探索,毕业生也深受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但是,不容否认,现在的高职教育,特别是教学模式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许多老师学生仍然沿袭传统,虽然各种教学模式竞相开放,但“教学做”没有达到和谐统一。特别是文科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教到底”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不是个别现象。对此,我们做过思考,也做过尝试。例如,我们加强学生十项技能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意在让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广泛的锻炼,以此让教、学、做达到互补。但是,要想使“教学做”在课内外有机统一,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改变师生的观念。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理解和学习“教学做一体化”并在实践中尝试与应用,绝不是在具体方法上生搬硬套,而是在领会它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后,增强对教育改革的自觉性、创造性与方向性。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素质高、职业技术技能过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确保实践教学体系不会因教师能力不足而流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做”就要有高质量的教师来“教”,这就推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践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要思路:一要重视对专业教师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教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建设,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二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注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人才使用的“绿色通道”,造就一批在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主要工作有:一是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树立改革观念,具备职业操守和技能。二是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三是为教师创造条件,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学校实践锻炼,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四是聘请知名的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专家学者,定期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关闭窗口

 

 

 
 
   

学校地址: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189号 邮编:121000

Copyright 2017 WXI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25827号